12月17至18日,由東北財經大學和廈門大學共同主辦,東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廈門大學王亞南經濟研究院、廈門大學經濟學院、廈門大學鄒至莊經濟研究院和東北財經大學經濟計量分析與預測研究中心承辦的“2022年全國數量經濟學博士生學術論壇”以視頻會議形式成功舉辦。
東北財經大學副校長王維國教授出席開幕式并致辭,他簡要介紹了東北財經大學和經濟學院、數量經濟學科的發展情況,概括了論壇的宗旨和目標,并誠摯邀請優秀學子加盟東北財經大學。廈門大學校長助理方穎教授在開幕式上致辭,對會議主辦方東北財經大學、中國數量經濟學會以及長期支持論壇的專家和學者表示誠摯謝意,并對論壇的發展和影響力給予高度評價。開幕式由東北財經大學副校長齊鷹飛教授主持。
17日上午和18日上午兩個單元的特邀報告環節共有6位專家介紹了各自的研究成果。中國科學院大學洪永淼教授報告的題目是《大數據革命和經濟測度》,闡述了新時代背景下的大數據經濟測度、文本數據與社會經濟心理測度等。清華大學蘇良軍教授報告了“Estimation of heterogeneous panel data models with an application to program evaluation”,提出了面板模型的異質性處理效應的兩階段估計并將其應用到項目評估中。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吳衛星教授在報告《駐村扶貧工作、鄉村治理與家庭資產配置》中分析了大學生村官、扶貧辦工作人員、駐村第一書記對農村家庭和鄉村治理的影響。美國華盛頓大學范延琴教授作了題為“Lorenz map, inequality ordering and curves based on multidimensional rearrangements”的報告,定義了一個多屬性基尼指數并基于洛倫茲圖完成排序,提出了采用逆洛倫茲函數的水平集來比較二維的不平等問題。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艾春榮教授以《經濟學研究與機器學習》為題進行報告,介紹了機器學習方法在經濟學研究如預測、因果推斷、異質性處理效應等方面的應用。中央財經大學陳斌開教授報告了《外需沖擊、結構轉型與全國統一大市場構建》,通過構建動態量化空間一般均衡模型解釋了金融危機前后中國經濟發展的重大宏觀經濟現象,并模擬了全國統一大市場對未來中國經濟增長和總福利的可能影響。兩個單元的特邀報告環節分別由東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張同斌教授和陳磊教授主持。
本屆論壇共收到來自新加坡國立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廈門大學、東北財經大學等國內外50余所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博士研究生投稿93篇,經專家評審,邀請其中42篇論文作者報告論文。論壇圍繞財稅、宏觀經濟與大數據、勞動與社會問題、資源與環境、產業經濟、數字經濟、金融貨幣等專題,組織召開了16場平行分論壇進行研討,并在作者互評的基礎上邀請了28位優秀的中青年學者進行論文點評。
全國數量經濟學博士生論壇為年輕學者搭建了一個交流最新成果和研究心得的平臺,成為了傳遞現代數量經濟學最新發展動態的窗口,同時也促進了我校與海內外高校及研究機構的合作,對提高我校經濟學科的建設水平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撰稿:薛景 班偉 審核:王偉同 單位: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