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黨的二十大決策部署在學校落地生根
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組織師生收看收聽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所作的報告,召開專題會議,印發實施方案,迅速掀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熱潮。設立專項研究課題進行理論闡釋,積極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組建“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團”“青年講師團”“紅色基因宣講團”等多個宣講團深入師生宣講37場,舉辦“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全校正處級干部‘一融雙高’專題培訓班”等專題培訓67場次,推動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在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上下功夫。1名學生入選全國高校黨的二十大精神師生巡講團。學?!安崩碚撔v團獲評“2022年全省基層理論宣講先進集體”稱號,是全省獲評先進的23個集體中的兩家高校宣講團之一。
召開黨史學習教育總結會議,持之以恒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宣傳,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推動黨員干部和廣大師生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有21個項目入選全省高校黨史學習教育“五個一百”活動名單。全校黨員、干部深入學習黨的創新理論,立足崗位加強對理論的闡釋和應用,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理論版發表文章4篇。
二、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
省委決定,肖興志同志任東北財經大學黨委委員、常委、書記,方紅星同志任東北財經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3月10日,遼寧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熊茂平到我校出席干部會議并代表省委講話,對新任主要領導及東北財經大學未來的建設發展提出指導意見和殷切期望。4月,增補一名黨委常委、副校長,進一步建強黨委領導班子。
發揮黨委的領導把關作用,積極穩妥完成中層領導班子換屆和處、科級干部選拔任用工作,創新性選拔任用15名“85后”優秀青年學者充實到教學科研單位領導班子,進一步加強干部隊伍年輕化建設。深化學校黨建立德樹人服務振興行動,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力凝聚力,突出基層黨組織和先進個人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示范引領作用。高標準高質量推進東北財經大學第十次黨代會各項籌備工作。學校榮獲第一屆遼寧省高校組織員素質能力大賽集體二等獎,2名組織員獲評遼寧省優秀組織員。
加強黨委對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學科、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領導,推動馬克思主義學院內涵式發展。課程思政建設“雙百工程”圓滿完成并取得顯著成效。成立網絡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打造思政工作網絡陣地。輔導員隊伍建設穩步推進,1人榮獲“遼寧省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稱號,1人獲批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項項目(高校輔導員研究), 2個輔導員工作室獲評“遼寧省高校輔導員名師工作室”。
三、舉辦慶祝建校70周年系列活動,營造熱烈喜慶校慶氛圍
為迎接建校70周年,本著“隆重、節儉、安全、創新”的原則,學校制作《向·往》校慶宣傳片,征集推出70周年校慶標識和吉祥物,建設并維護校慶70周年專題網站,制作“東北財經大學建校70周年”珍藏郵冊,舉辦70周年辦學成果展,印制校慶文創產品,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辦“弦歌不輟七十載 踔厲奮發新征程”慶祝建校70周年大會、“新時代高等財經教育的新使命”校長論壇、“校友一席談”、慶祝建校70周年系列學術論壇等多項活動。財政部發來賀信,遼寧省委教育工委書記、副省長王明玉,大連市委副書記、市長陳紹旺出席慶祝大會并致辭,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及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廈門大學等近30所高校的領導出席校長論壇。
四、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推進“十四五”規劃高質量實施
全面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制定落實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重點任務具體措施、“三評”改革工作方案、“雙一流”建設重大標志性成果獎勵辦法,修訂“星海學者支持計劃”實施辦法、輔導員評審教師職務任職條件、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職稱評審管理辦法,以鼓勵創新、注重質量、獎勵產出貢獻為導向,堅決破除“五唯”頑疾。
建立健全協同推進學?!笆奈濉卑l展規劃實施工作機制,加強“十四五”規劃實施動態跟蹤和監測。修訂完成《東北財經大學章程》。持續推進“雙一流”建設,優化學科專業布局,推進新學科點、學科融合發展,提升學科專業整體水平,“新文科、新經管”建設工作取得新成效。新增金融科技、數據科學與數理統計、供應鏈與運營管理、城市與區域管理、應急管理5個二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新增審計學、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2個本科專業和經濟學、商務英語、勞動與社會保障3個第二學士學位專業。新增3個專業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個專業獲批遼寧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五、提升人才培養能力,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課程建設取得積極成果,140門課程獲批省級一流本科課程,46門在線開放課程全部列為首批課程入選國家智慧教育平臺。扎實推進“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工作,在遼寧省高?!叭恕本C合改革示范項目評選中獲評示范高校、示范院系、示范案例、開放基地全部類別。實施共青團“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工作,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入選教育部“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建設自主試點高校。探索研究生招生機制創新,舉辦“優秀大學生暑期夏令營”“東北財經大學經濟學暑期學?!?。我校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工作獲評全國優秀組織單位,1篇調研報告獲評全國優秀調研報告,1個團隊獲評全國優秀社會實踐團隊。1名學生獲評“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1名學生榮獲“遼寧省大學生年度人物”稱號,1人獲評“遼寧省優秀共青團干部”,3名師生獲評“遼寧向上向善好青年”。學校獲評“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績效考核優秀等次高校項目辦”。2名學生獲評“遼寧省優秀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團志愿服務隊獲評“遼寧省優秀青年志愿者組織”。學生在第八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第十二屆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這十年?青年講”全國高校宣講聯賽決賽等多項比賽中獲得佳績。
強化平臺建設,提升人才培養能力。獲批遼寧省研究生導師培訓基地,獲批1個遼寧省研究生創新與學術交流中心和3個遼寧省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示范基地。獲批21項遼寧省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17項成果榮獲遼寧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成果獎,13項成果榮獲遼寧省研究生教育教學成果獎,11篇研究生學位論文獲評遼寧省優秀學位論文稱號。1名教師在第二屆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中榮獲一等獎。2個項目入選教育部首批虛擬教研室建設試點名單,6個項目獲得教育部第一批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立項,10個項目獲得教育部高校學生司第一期供需對接就業育人項目立項,1個項目獲得全國高校就業創業特色教材課題立項。獲批首批省級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建設單位。出版社獲評2022年出版業科技與標準創新示范項目“科技應用示范單位”。1人獲評遼寧省第九屆“最佳出書人”。
六、優化人才引育體系,持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優化各類人才分類管理體系,逐步推進崗位聘用制改革。修訂完善教師和科研人員引進管理辦法、“星海學者支持計劃”實施辦法,進一步實踐準聘與長聘相結合的管理方式,強化“人才特區”的引領示范作用。
持續加大人才引進力度,提高人才培育水平。全年共全職引進教師和科研人員37人,柔性引進高水平人才21人。其中,特聘優博1人,常任軌教師5人,優秀博士24人,各類兼職教授21人。落實國家、遼寧省和大連市人才政策,1名教師入選大連市優秀專家,6名教師認定為領軍人才,7名教師認定為高端人才,43名教師認定為青年才俊。8人當選新一屆全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4人獲評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名師,1人榮獲遼寧省“最美教師”稱號,1個教師家庭榮獲遼寧省第二批教育世家稱號,1個單位榮獲“遼寧省巾幗文明崗”稱號,5人和3個團隊分別入選遼寧省首屆優秀研究生導師、優秀研究生導師團隊,5人入選東北財經大學“星海學者支持計劃”。
七、科研成果再獲新突破,學術交流不斷加強
高水平科研項目取得新突破。4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獲批立項,年度項目累計立項數達30項,是遼寧省唯一一所連續14年獲批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的高校,近五年立項數在全國高校中排名第22,在財經類高校中排名第1,在遼寧省高校中排名第1。首次中標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課題,1個研究團隊首次入選大連市科技人才創新支持政策實施計劃“尖端和領軍人才團隊”資助項目。
高水平學術論文持續增長,學術期刊辦刊質量穩步提升。23篇學術論文發表在中外文頂級學術期刊,學術影響力進一步提升?!敦斀泦栴}研究》入選2022年“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期刊發表的兩篇論文入選“中國政治經濟學最具影響力的200篇學術論文”(2017—2021)。
啟動并舉辦六期“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專家講壇”,成功舉辦2022東北亞經濟論壇暨第七屆星海論壇、第三屆中國流通高峰論壇暨第二屆中國流通學術論壇、第八屆香樟經濟學年會、第二屆中國代際流動研究學術論壇(2022)、第十二屆產業組織前沿問題研討會、第六屆IAER計量經濟學國際研討會、行為貨幣學發展論壇、2022中國國民經濟核算研究會年會、財政學科70年:理論創新與學科發展論壇、中國數量經濟學會2022年(大連)年會、第十一屆經濟計量分析與預測國際學術會議、第三屆全國供應鏈與運營管理學術年會等高端學術會議,搭建學術交流活動平臺,進一步提高學術聲譽。
八、面向國家和遼寧發展需求,積極開展高質量資政服務
積極推動研究機構平臺向高水平智庫轉型,3個科研機構獲批遼寧省第二批省級重點新型智庫。依托財政部共建基地,為國家相關部門相關宏觀決策持續提供支撐。加強提升資政建言質量,獲得各級領導批示26項,其中國家級批示1項、省部級批示25項。
緊密圍繞“一圈一帶兩區”戰略重大需求、核心領域、關鍵難點,開展“社會服務能力提升建設”專項研究。形成《助力大連三年挺進“萬億GDP城市”系列專題研究報告》,直接服務大連市委市政府重要發展決策。整合全??蒲辛α恐ξ沂∴l村振興,連續四年設立“鄉村振興戰略”專項課題,1個項目入選教育部第五屆省屬高校精準幫扶典型項目,1個駐村工作隊所在溝口子村農家書屋獲評省級榮譽。
九、有效發揮國際交流平臺作用,推進開放辦學
1個項目獲批國家留學基金委2023年創新型人才國際合作培養項目資助。與荷蘭南方應用科技大學續簽共建孔子學院合作協議。與芬蘭海門應用科學大學聯合申報的歐盟“伊拉斯謨+”(“Erasmus+”)交流項目獲得歐盟批準,是我校首次獲得該項目資助。推動我校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高水平大學開展實質性合作,依托中俄經濟類大學聯盟平臺,與俄羅斯聯邦政府財政金融大學建立師生交流交換項目。加強外事院長隊伍建設,系統引入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高層次國際化人才培養教師發展項目。成功申辦雅思機考考點。學校榮獲“遼寧省來華留學教育先進單位”稱號。
十、持續優化校園軟硬件環境,提升治理水平
統籌調配辦學資源,正式啟動運營財經干部教育中心,做好楊樹街校區的規劃使用。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實踐教學中心大樓順利完成驗收,健身步道項目建成并投入使用,推進中國史圖墻、世界史圖墻亮化工程建設。疫情防控期間建設物資消殺中轉站,引入溫水入戶項目,更新完善智能便捷的服務設備,做好學生宿舍網絡檢測維修等,更好地服務師生日常學習生活。全面推進黨務、校務、財務信息公開的規范化和制度化,開創學?!瓣柟馊齽铡惫ぷ餍戮置?。學校獲評教育部首批全國急救教育試點學校。融合5G的數字化智慧校園建設項目獲遼寧省發改委數字遼寧智造強省專項資金立項支持。